施胶机橡胶辊多次换辊对生产的影响
第一次换辊
时间:10月6日,换辊的原因:胶辊外表面磨损严重,成纸可见“湿斑”纸病,导致在压光机容易断纸。10月17日,巡检时发现:橡胶辊外表面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螺纹状沟纹磨痕.但未对造纸机的生产运行造成影响。22日转产后施胶机停用!橡胶辊的使用寿命为15 d.
第二次换辊
时间:II月11日转产高施胶度的书写纸.检查发现橡胶辊磨损严重.如果不更换.可能转产后一周将被迫停机更换。于是决定将有质量保证承诺6个月的橡胶辊安装上机使用.这是B公司包胶的第一条橡胶辊上机试用.经过近一个月的跟踪调查.发现该橡胶辊的包胶质量很好.未发现过于明显的磨损。12月9日.决定将更换出来的橡胶辊送到B公司包胶。12日巡检时发现:橡胶辊操作侧外表面出现了轻微的磨损.辊面比较粗糙。13日21:30由于压榨部断纸,引纸经过施胶机时.忽然岗位工听到“轰”的一声,橡胶辊的外包覆橡胶层几乎整体脱层爆裂!被迫停机拆出损坏的橡胶辊。由于备用的橡胶辊仍然在B公司包胶未完成.因此直到下班前仍未处理完毕,只好停机交班。该橡胶辊的使用寿命为32d.B公司将损坏的橡胶辊拉回去免费包胶.并表示将吸取第一次包胶的经验.修改配方和工艺.提高包胶质量1
第三次换辊
时间:2003年12月22日,转产高施胶度的书刊纸.在准备转产工作的同时将备用橡胶辊安装上机使用。这是B公司包胶第二条橡胶辊上机使用,安装上机后试车时发现:橡胶辊表面中部及偏操作侧有几处周向裂缝!进行现场修补。次日巡检时发现:其外表面又出现另外几个内空的气泡状凹坑,被迫停机修补。28日B公司将再次更改包胶的工艺和配方的橡胶辊送回厂内.作为元旦期间应急备用。2004年1月1日.成纸传动侧有“光斑印痕”纸病.被迫降低质量等级入库.停机检查发现:在成纸有“光斑印痕”的对应位置,橡胶胶辊外表面的“补丁”已经损坏.只好重新修补:II日,发现橡胶胶辊中部约200mm范围内有“水滴印痕”.造成压光机容易断纸。该橡胶辊的使用寿命为19 d.
第四次换辊
时间:2004年1月11日,停机更换成型网、三压毛布、胸辊和施胶机
橡胶辊。这是B公司包胶的第三条橡胶辊上机使用。更换橡胶辊后试机时发现:在其外表面有多处轴向裂痕,只好停机进行修补。更换下来的橡胶辊仍由B公司免费包胶。20日巡检时发现:橡胶辊外表面有螺纹状磨损,补丁的位置呈明显的凹坑状。但对生产暂时未造成影响.故没有更换。该橡胶辊的使用寿命为lld.
第五次换辊
时间:1月22日(大年初一),由于橡胶辊表面传动侧有磨损凹坑.纸页上胶液印痕明显.呈周期性“光路”于成纸表面.成纸“粘胶”严重,停机更换!这是B公司包胶的第四条橡胶辊上机使用。
抄纸岗位工反映:29日成纸表面有胶液痕迹!检查发现橡胶辊表面有裂痕.作简单处理后重新上浆抄造,印痕基本消失:30日和31日由于成纸有胶液“光印”.分别停机3h,修补橡胶辊.备用的橡胶辊于2月2日送A公司紧急包胶。B公司包胶的第四条橡胶辊的使用寿命为20 d.
第六次换辊
时间:2月11日,换辊的原因:橡胶辊外表面出现了较深的磨损凹坑.在施胶机断纸频繁。28日,造纸机在生产过程中断纸页.引纸很难通过施胶机.纸页出施胶机后中心位置有“湿印”,成纸“光斑印痕”严重.岗位工调整后“湿印”和“光斑印痕”基本消失.但又出现“泡泡纱”。该橡胶辊的使用寿命约为33 d.(注:期间有两周时间施胶机用!)
第七次换辊
时间:4月1日,12:30停机准备转产.由于施胶机断纸多,整条橡胶辊外表面磨损呈鱼鳞斑状凹痕.决定更换橡胶辊。全部工作完成后于18:30顺利转产卷筒书写纸。结束语:
2003年12月13日的橡胶层爆裂事故.导致从14日1:10开始.不加任何辅料.抄完打浆工段成浆池内存“低白度书写纸”的纸浆.5:00开始转抄52 g/mz低施胶度书刊纸(施胶机停用)。抄出的不加任何辅料、不经过施胶机的“低白度书写纸”则安排均匀回溶。频繁停机更换胶辊、重新包胶,导致纸机产量降低和维修成本增加.可见提高橡胶辊的使用寿命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,对此笔者有如下体会:
1)应该通过现场实地考察.选择包胶质量好、有技术实力的橡胶厂承担橡胶辊的包胶工作.
2)-些包胶技术先进的橡胶厂为了拿到订单.不惜通过牺牲产品质量来降低包胶成本其实是一种不足取的“砸牌子”的行为。
3)建议有关橡胶厂针对包胶工作开展提高橡胶耐磨性、耐腐蚀性和增加底胶层与辊体粘结强度等进行技术攻关,以提高橡胶辊的使用寿命。
4)加强对施胶机橡胶辊的管理.制定完善的
橡胶辊定期磨辊的管理制度,稳定胶辊的中高、提高辊面的表面粗糙度.
5)提高岗位工的操作技能.避免由于引纸时操作不当而引起辊面损伤。
来自:本站 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3-08-03 14:32:33 点击次数:470
鼓形压力橡胶辊
纺织胶辊对纺纱纱线质量的直接影响